化妝品越來越卷了!
但是隨著新法規的各種限定,要發揮的空間并不多了,但對市場嗅覺靈敏的廠家,這時玩起了包材創新,意圖在產品特色上獨樹一幟,快速突破。
包材,指化妝品的包裝,內外包裝的材料,包括塑料瓶(含亞克力)、玻璃瓶、軟管、瓶蓋與軟管蓋、彩盒等。
其實一直以來,包材商在整個美妝業地位是很低的。
不是不重要,而是你就是配角,你賺好你的錢,靜悄悄的呆在幕后就行。
躲在幕后,是不是英雄,對不起,你自己封自己,自己安慰自己吧……
三十年來,包材商就是這么挺過來的。
試想下,當消費者或直播小姐姐拿起一支口紅、打開一瓶精華時,她首先會對產品奇特的管型、瓶型設計贊嘆一番,然后再慢慢使用里面的料體。就在這過程中,大家記住的,嗯!這是某某品牌,真的很獨特耶……
但沒人會想起,這獨特包裝背后的包材商是哪家公司,這個獨特的設計來源于包材公司所自主設計的模具(私模),而外面閃耀的彩盒來自于哪家印刷企業?
只有這個產品的品牌主很清楚,自己跟包材公司一起合作研發了這套模具,設計了這個造型的彩盒,否則,產品在第一時間的審美就已經敗下陣了……
好在,包材企業的老板們都很實誠,他們喜歡助力他人做包裝,自己卻從來不“包裝”,你看,三十年來,已經習慣了默默無聞做幕后英雄。
踏踏實實,埋頭開發各種模具,若不是這幾年各種展會推出、行業媒體報道,真鮮有聽到包材企業大做廣告的。
無論是完美日記也好,花西子也罷,三年前,兩家企業能夠快速脫穎而出,先不說質量如何如何,但華麗的外表、大牌風的外表,高性價比的包裝,毋庸置疑,包材立了一線頭等功。
至于復購,那就是內料質量的事了!
所以,我們說,化妝品的包材有兩個特點:首先是第一時間吸睛,其次是被忽略的配角!
第i一時間吸睛是因為,往往一個新產品的誕生,包材肩負著第一時間呈現視覺吸引力與手感魅力的關鍵,對消費購買而言,可謂舉足輕重;
遺憾的是,包材在整個化妝品業的供應鏈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配角!
按照行業的關注度,排序如下:第i一為品牌商、第二為零售商(含直播)、第三為渠道商(代理)、第四為代工廠、第五為原料商,第六才是包材商……
品牌商排第一無可厚非,畢竟主導一切,后面的五個都是圍繞著品牌服務的。
但包材商之所以排最后,在買方時代,對于品牌商,毋庸置疑,尤其是國內品牌更加看重代理與零售商,這是給錢的爺,而包材商則是品牌商送錢的對象,某種意義上,品牌商成了包材商的爺,這就不難想象,包材商排在后面了。
所以,能夠做得了包材商的老板,都是能屈能伸的人,知道自己的地位,只要不跟錢過不去就行,其他的都是浮云!
當然了,品牌方代表若過度頤指氣使,大點的包材商也是有脾氣的:大不了不做你生意咯!
晨旭十幾年下來,接觸過的幾百位包材老板中,無論是瓶廠、蓋廠、彩盒印刷廠,服務與脾性,那叫一個好,沒有過多的裝飾,沒有過度的熱情,但是踏踏實實讓人感覺很舒服,這也許是我幸運吧。
跟原料商不同的是,原料商更多為貿易型公司,包材商的重資產會更明顯,長期守在廠里,天天對著一堆機器,一堆打磨的銅鐵,一堆剛鑄出的塑料、一批批剛吹出的還充滿著溫度的瓶……
甭管是老板,還是職業經理人,自己就像個工匠。
亦難怪,包材商常常被調侃為:包裝包裝,服務美妝,自己卻忘了“化妝”!
包裝容器,可謂有容乃大!
當整個行業認為技術都只是聚焦在產品品質(具體點就是內料的品質)時,對于承載內料使用時的觀感與手感,其實或多或少影響了使用的膚感。
想像下,每次使用時若看到丑丑的包裝,心情不會好到哪去,哪怕里面的內料覺得不錯,都會有一種厭惡感,更不用說把它堂而皇之擺在梳妝鏡前。
若是美美的,自己心儀的包裝呈現在眼前,哪怕內料一般般,只要不差到哪去(前提是沖著某個牌子購買的),都會覺得這才是摯愛!
正如一句話所言:買到質量好價格高的產品,往往是一次性心痛,但每次使用都帶來治愈;而買到質量次價格廉的產品,往往是第一次開心,但每次使用都不開心……
女生,尤為甚是。
今時今日,地位不同了,包材正強勢影響美妝未來!
強勢影響,并不代表包材商要改變自己的地位格局。并不等于要超越原料商、超越零售商、超越代工廠,排在他們的前面。
顯然,沒有品牌商主導,沒有代工廠代為對接下單,包材商是沒有量的,而零售商與渠道商又是品牌商的命脈所在,故,包材商的排序還是不變,變的是被重視的程度。
跟過去不一樣,不是重點放在原料配方就行,包材隨便找個通用的公模采購灌裝就好。
現在一切都講究個性化的年代,包材越獨特,就越快為品牌加分,越快搶占市場!
尤其是,全球化倡導環保理念時,首當其沖,包材成了第一要素。
聯合利華、雅詩蘭黛等國際巨頭就率先聯合包材企業推出環保型的創新材料去逐漸覆蓋其旗下所有產品。
其次是,國際上推行可回收材料的再生利用。
再者是,現在國內一些掌握先進技術的包材企業,已經在單一材料上進行結構創新并成型制造,代替目前更多的復合材料,這一趨勢正在改變包材格局。
古歌策劃的客戶中,至少有一半的包材企業已經在行動。
所以,我們也很驚喜的看到,包材的科技含量、創新能力一點也不亞于原料配方的迭代。
當一個塑料瓶都上升到可降解材料時,
當一個小小的軟管蓋都上升到內置的彈簧要全塑時,
當一個真空瓶都追求植物化造型時,
當一個彩盒你不僅看了一眼沒丟還把它當作首飾盒時……
你會發現,甚至可以說,匠心,較之產品配方技術,有可能在包材的造型與結構上更易體現!
睿智的品牌商,總會在各個方面下功夫?;ㄎ髯泳筒徽f了,了解的人都知道,僅僅在包材上下的功夫,就已經讓諸多對手驚嘆!
倘若真怕過度包裝,其實有一個辦法是,簡約的設計、簡約的瓶型,只要與品牌的理念相吻合,一樣會成為能夠吸引眼球,并能持續不會審美疲勞的消費記憶點。
在美妝業艱難的年代,除了產品生產,除了配方技術,除了品牌推廣,不妨花點心思去留意我們幕后的包材企業,也許,又是一個新的突破點……
人皆有“材”,人無全“材”,因“材”施傳!
什么意思呢?
每個工廠都有自己的擅長與特色,每個工廠都不可能全材,把所有品種的包材都生產得頂尖。故品牌商可以因自身得品牌特色,去結合不同包材廠商的特長進行傳播自己的品牌!
服務美妝,攜手同行,“包”容天下……